二歲九個月的小多,和芳蕙阿姨送的襪娃恐龍-酷斯 的親密合照。
隨著我們一家人對於恐龍的知識愈來愈豐富,約莫可以判定酷斯應該是和梁龍、腕龍、板龍同一類型擁有長脖子、性情較溫和的草食性恐龍。
最近這段時間,我們家已經快要成為恐龍的殖民地了。
所謂的最近,也大約持續了快四個月,小多每天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之前,嘴裡念的,心裡想的,手裡玩的,全都是恐龍。
這個標題我想了又想,想要用一個字來詮釋這位小朋友對於恐龍癡迷的程度,愛恐龍、玩恐龍、迷恐龍,最後用了 " 瘋 " 這個字,因為這如果不叫瘋,那什麼才叫做瘋呢?
去年冬天,同事告訴我中正紀念堂有恐龍展,可以帶小朋友去看看,我回家問了小多想不想去,他搖搖頭:「恐龍太大,我會害怕,等我長大一點再去好嗎?」
也不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到了四月份的時候,隔壁的阿姨送了一本小天下出版的「我的恐龍大探索」給他當作三歲的生日禮物,沒想到從此開啟了他的,不,應該說是我們全家的恐龍之路。
早上起床,幫恐龍刷牙。
每天早上我準備早餐的時候,他就開始和恐龍玩,有時候我在餐桌上一邊喝咖啡一邊看書,他也一邊喝牛奶一邊看恐龍書。
他常常和別人聊恐龍,有時是認識的人,有時是第一次見面的人。
不論任何時間和地點:走路的時候,坐車的時候,無聊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洗澡的時候,換衣服的時候,爸爸媽媽已經躺在床上快要睡著的時候。
「媽媽,妳知道伶盜龍就是迅猛龍嗎?牠的中指有尖爪子,然後遇到獵物的時候就勾住牠,嘶......把牠撕開......」
「布拉塞龍住在北美洲嗎?那板龍住在幾洲?那巴克龍住在幾洲?加拿大是在北美洲嗎?傻不林娜阿姨住在那裡吧,我知道她們家附近有很多恐龍喔。」
幾洲,是指哪一洲的意思。
住在加拿大的傻不阿姨,不好意思又提到妳,因為恐龍的關係,我們的生活裡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妳,小多很羨慕妳,能有恐龍這麼酷的鄰居,雖然我告訴了他好多次,妳家離恐龍家其實還蠻遠的,但他還是很羨慕妳。
「奔龍是奔跑的蜥蜴,那暴龍是兇猛的蜥蜴,媽媽,妳知道嗎?還有啊,迷惑龍有27公尺,比我們的屋子還要高,那,那個敏迷龍也是甲龍嗎?是敏迷龍還是迷敏龍啊......」
「那個厚頭龍,是腫頭龍還是厚頭龍?頭上好像有一坨鳥屎,書上說好像一個披薩甩到牠的頭頂上......」
「還有那個翼龍啊,到底很大還是很小?爸爸說,有的很大,像飛機一樣,可是有的很小耶,那翼手龍是大還是小?蓓天翼龍是大還是小?」
每一天,這些古老而神祕的巨大生物,好像是我們的鄰居或是家人一樣,那麼自然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
有一陣子,小多非常喜歡和我玩一個遊戲,遊戲的規則很簡單,如果他說:我是甲龍寶寶,那麼我就要說:我是甲龍媽媽;如果他說:我是異特龍寶寶,我就要說:我是異特龍媽媽。
這實在是一個很奇怪的遊戲,剛開始覺得很可愛,到後來就發現有一點恐怖了。
有一天,當他又告訴我:我是三角龍寶寶的時候,我靜靜地看著這個手比著三個角,發出兇猛的吼叫聲,試圖模仿四隻腳的生物走來走去的孩子,然後非常堅定地告訴他:我不是三角龍媽媽,我是人類,你也是人類,我是你媽媽,你是我的寶寶。
媽媽特別去超市買了很像劍龍骨板的義大利麵。
然後煮成好吃的番茄肉醬麵。
大量閱讀各種恐龍書籍,除了自己買和別人送的,也到圖書館去借閱。
對了,漏掉了這本常常被小多念成 " 我的恐龍是祖先 " ( 已經變成天使們的祖先可能都快要瘋掉,自己什麼時候變成恐龍了 )的書,這本書好棒,我自己也很喜歡,因為它 " 充滿知識性卻又爆笑得要命 " 。
恐龍也開始出現在繪畫作品中。
最先會畫的是脖子長長的草食性恐龍,這些恐龍的脖子能彎成不可思議的模樣,是裝了鐵絲在裡面嗎?
由上至下依序為:梁龍爸爸、梁龍媽媽、梁龍的朋友、梁龍的小baby、梁龍的小哥哥。
這是媽媽非常喜歡的一張,加工之後放在鞋櫃上當作擺飾的作品:馬門溪龍。
翼手龍一家人。
左起為翼手龍寶寶、翼手龍媽媽、翼手龍爸爸,說完以後還補一句:像我們家一樣,三個人。
三角龍媽媽和她的寶寶,淺色那個是寶寶。
小多說:他很頑皮,一直在玩,媽媽在旁邊保護他。
住在南美洲的阿馬加龍,背上有一搓一搓像掃把一樣的毛。
除了畫畫,也喜歡學各種恐龍的動作和樣貌。
這是腕龍,牠正在吃很高很高的樹上的葉子。
這是食肉牛龍。
三角龍。
尖角龍。
在侏儸紀公園3曾出現,後背整個鼓起的脊龍。
特別想要提一下這裡,經由雅玲阿姨介紹才得知這樣的一個好地方:位於二二八紀念公園旁,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對面的土銀展示館。
這裡的二、三樓常態性的展出各種恐龍化石,內容相當豐富。
比起台中的科博館,我覺得這裡的展出和介紹更能深入了解恐龍。
偷蛋龍。
恐龍家族的樹狀圖解說。
一張門票只要二十元,可以參觀二個博物館,真的非常物超所值。
最近,因為很想知道恐龍們住的地方到底在哪裡,因此向媽媽要了一個地球儀。
地球儀搭配恐龍分佈圖及恐龍書,每天都可以自己靜靜的研究一段時間。
從前念高中的時候,有一個老師建議我們學英文的方法,就是找一個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然後去看讀它的英文書籍,例如喜歡做菜,就試著去讀英文的食譜,我記得聽完這堂課之後,隔天就去買了一本義大利文的義式料理食譜。
後來,我當然沒有學會義大利文,甚至英文也學得不怎麼樣,但是喜歡料理這件事,卻是一直持續到今天,深深影響著我的生活,年輕時的熱血,現在想來還是非常可愛的啊。
而當我看見這個三歲孩子求知若渴的熱情時,也不得不相信,隱藏在興趣背後那股強大的力量,著實令人難以想像。
小多先生和他的恐龍大軍。
我不知道這股恐龍熱還要燒多久,但是小多最近在讀的一套書:我的感覺系列,作者 康娜莉雅 . 史貝蔓 寫在書前面的一段話,我覺得每一個做父母的人都應該細細的咀嚼:
我們不用擔心孩子對學習漠不關心,他們生來求知若渴,我們的挑戰在於延續這份熱情,我們可以支持孩子自然的渴望,讓他們盡力去做。
我把這段話謄在筆記本裡,提醒自己永遠都不要忘記,成為一個延續孩子學習熱情的母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