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神秘樹屋。
十九世紀末,英商德記洋行在這裡設立公司,沒想到旁邊這個不起眼的小倉庫,百年之後竟然呈現了如此特別的樣貌;日治時期,它又做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的辦公室及倉庫,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安平製鹽工業沒落。
這座老屋就這樣靜靜守在這裡,見證了安平港區百年來的轉變。
這裡在廢棄之後結構嚴重毀壞,屋子旁邊許多老榕樹盤根錯節,枝枒與氣根將整個建築物緊緊包覆,當地人用「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來形容,果真是十分貼切。
自然界巨大的力量對小小孩來說十分震撼,雖然在當時沒有特別的反應,但是當晚上睡覺之前,我們一起回顧今天的經歷時,阿小多還是用了「有一點怕怕」來形容對樹屋的感覺。
下雨過後的樹屋更增添了幾許神祕的氣息,阿小多先生不斷地走來走去,以我們聽得霧煞煞的複雜語言,敘述情況同樣也很複雜的樹根,是如何將屋子裡裡外外前前後後包起來。
經由建築師的巧妙設計,整座樹屋以鋼構和木棧道環繞,順著階梯往上走,就能非常清楚地看到屋子被樹根樹枝穿透包覆的全貌。
質樸可愛的橘色小屋營造清新荷蘭情調。
阿小多心情大好,媽媽趕緊來二張連環拍。
樹屋旁的德記洋行舊址,改建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阿小多此行對航海時代的各種船隻特別感興趣,也順便驗證一下他在交通工具圖鑑上看到的眾多海上交通工具。
高高舉起,讓小多仔細看看船艦上的大砲。
離開德記洋行之後下起了綿綿細雨,我們散步至安平古堡。
爸爸簡單解說砲彈的結構,阿小多四處摸摸看看,
,也想自己操作一下。
小多在砲台旁拾起一朵雞蛋花,
然後深深吸了一口氣說:「嗯 ~ 好香」。
我告訴他,在他出生前的那個夏天,爸爸媽媽去了一個叫做峇里島的地方,整個島上充滿著雞蛋花的香氣。
最後僅以這張很有史感的「阿小多登砲台圖」,記今年夏天的台南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