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自製的麥克風,遊走家中巡迴演唱。
引吭高歌,身體也隨著旋律自然擺動。
表演完畢,謝謝媽媽的掌聲。
這是我們家愛說話又愛唱歌、喜歡律動也頑皮得令人頭疼的小寶貝。
社交。
每天跟著爺爺奶奶四處混吃混玩的阿小多,認識的人們愈來愈多。
賣地瓜的奶奶叫「瓜奶奶」,賣樂透的奶奶叫「透奶奶」,交換玩具的佑丞哥哥叫做「丞哥哥」,被帶去7-11買一台拖車就被收買的叫做「二伯伯」,送狗狗玩偶的這位叫做「母」(二伯母的意思。不過這有點怪,因為水母也叫做「母」),其他每天會碰到的叔叔、阿姨則已經族繁不及備載。
接受物品及服務時會說「謝謝」,連去診所注射疫苗,都不忘在痛得嚎啕大哭之際噙著淚水向護士阿姨道謝。
最近自行發展出「謝謝」的進階版--「謝謝,你」,配合畢恭畢敬的點頭致意,任誰都要被這張甜甜小嘴逗得心花怒放。
交通工具狂。
熱愛交通工具、號誌、交通警察,以及其他任何與交通有關的事物。
找了好久,終於找到很棒的兒童交通工具百科。
涵蓋了世界上眾多驚人的交通工具,再加上一百多張印刷精美的照片,阿小多非常、非常喜歡,早晚研讀,百看不厭,簡直就要奉為聖經。
每回開車在馬路上,小乘客總喜歡坐在後座「聲控」駕駛座的媽媽:「媽媽,過」、「媽媽,快」、「媽媽,停」。
看到紅燈說「紅」,看到綠燈也說「紅」,想來應該是太喜歡紅色的緣故。
腳踏車叫「踏車」、油罐車叫「罐車」、垃圾車叫「圾車」、水泥攪拌車叫「拌車」,洗街車叫做「洗洗車」,遊覽車則有一個非常特別而冗長得驚人的名字,因為最近曾經帶著小多坐遊覽車參加學校的活動,因此遊覽車又叫做「哥哥姊姊叔叔姨◎△※@車」。
模仿。
學爸爸媽媽戴隱形眼鏡超可愛,但希望真實的這一天永遠不要到來。
成句。
「濕濕,換,媽媽,換,尿尿」(褲子尿濕了,請媽媽幫我換)。
「癢癢,挖,挖,棒,挖」(耳朵癢癢,請媽媽用棉花棒幫我掏耳朵)。
「ㄋㄟㄋㄟ,好,牙,刷刷」(喝完牛奶了,我要刷牙)。
「媽媽,覺,爸爸,覺,爸爸媽媽,覺」(爸爸媽媽,我們一起來睡覺吧)。
小小解說員。
還是愛畫畫,並且開始試著說明。
「媽媽,機,機」。畫紙邊緣深藍色的這一小塊是飛機。
「媽媽,花,花,香香」,然後做出一個陶醉在芬芳氣息裡的愉悅表情。
是的,媽媽插了一盆橘紅色的花,花蕊是深褐色的。
我親愛的小男孩,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