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133.JPG 

夜不成眠都為你。


這樣的說法可能稍微誇張了一點,但自從上星期做了一個不甚成功的抹茶土司之後,每天心心念念盼望的是週末趕快到來,不是要去玩,不是想休息,而是,可以做麵包。

那個抹茶土司,因為是手作麵包初體驗,其實從攪拌到發酵的過程明顯有一些問題,因而無法呈現柔軟蓬鬆的外型及口感。
因為是自己的部落格,也就不害羞地把它貼上來,分享的是觀察的過程以及手作的快樂,品質也就姑且不論了,反正還有自家飢腸轆轆的小孩捧場就是。

感謝Carol在這裡留下的建議,我斷斷續續利用時間仔細拜讀了她格子裡許多有關烘焙基礎的文章及討論之外,也認真參考「孟老師的100道麵包」裡的DVD並且勤做筆記,仔細想來,好像已經很多年沒有這麼快樂地學做一件事了。

然而隨著問題發現愈多,手就愈來愈癢。

這個星期,幾乎每天都儘可能比平時早一點點回家,每當對多爸爸說:今天好想來做麵包喔!可愛的另一半就會用一種「不敢反對卻也不甚贊成」的表情說:「不好吧,做完都很晚了耶」。

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早起,平日我們都儘可能在十點半之前就寢,然而手工麵包製作所需要的時間很長,動輒二、三個小時甚至以上都有,選在週間的上班日施工確實不是很妥當。

好不容易熬過漫長的一週,週末早晨,五點就起床了。
悄悄地在客廳裡再複習一段基本操作影片,然後走進廚房繫上圍裙,安靜的早晨天色漸亮,空間裡只有Aiza Seguerra的歌聲和攪拌麵團的機器聲,我在小小的廚房,沈浸在烘焙的世界裡,感到無比的幸福。


(食譜參考Carol的馬鈴薯奶油餐包

材料:有機高筋麵粉 200g
           
有機全麥麵粉 50g
           
馬鈴薯泥         100g
            速發酵母粉     3/4茶匙
            無鹽奶油         20g
            鹽                     1/4茶匙
            細砂糖             20g
            鮮奶                 100g

表面裝飾:黑芝麻少許、全蛋液

DSC_0092.JPG 

首先將馬鈴薯蒸熟後,壓成泥加入其他欲攪拌麵團之材料中(奶油除外),待麵團筋性變大後再加入奶油繼續搓揉甩打至起薄膜的麵團。

對於家有幼兒的媽媽們來說,能夠讓蔬菜不著痕跡地融入麵包裡是很棒的事,馬鈴薯泥也是公認的天然乳化劑,能夠讓麵包更加柔軟,但攪拌時可能會出現讓新手有點擔心的狀況,因為馬鈴薯很容易讓麵團較濕潤及黏手,必須一直控制自己想要灑粉(高筋麵粉)的衝動。

然後,放入盆中噴灑些水,這次不用濕布巾改用保鮮膜,封好靜置微波爐中發酵60分鐘。

馬鈴薯麵團稍微濕黏,那個薄膜撐了半天也並不是很精準,但有影片有真相,我在孟老師的教學光碟裡看到過漂亮的麵團應該要像這樣光滑柔嫩,如同少女的肌膚。
沒錯,這個應該比較接近。

上次做土司時的麵團光滑和緊實程度都不夠,甚至還有縐紋,以分類上來說應該比較傾向「熟齡肌」,想來是失敗的原因之一。

DSC_0094.JPG 

光滑的肌膚配上完美不會回彈的肚臍眼,請叫我性感尤物。
看到發酵成功的麵團,一切的辛苦終於有代價,多媽媽興奮地在客廳裡鬼叫。

DSC_0097.JPG 

將麵團中的空氣壓出,分割成7塊滾圓後鬆弛15分鐘。

DSC_0111.JPG 

將鬆弛後的麵團整成橄欖形,收口朝下排盤。

DSC_0116.JPG 

放一杯熱水幫助提高溫濕度,送進烤箱中再發酵60分鐘。
此為發酵後渾圓有致的餐包雛形。

DSC_0121.JPG 

發酵完成前10分鐘,將烤盤取出,烤箱以170度C預熱。
在發酵好的麵團上輕刷蛋汁,表面灑上少許黑芝麻。

DSC_0122.JPG 

170度C烘烤18分鐘,我和阿小多在烤箱前見證了這感人的一幕。


補充說明:「醬爆」有陰影。

Carol在馬鈴薯餐包裡包了小奶油塊,我沒有包的原因是因為前一陣子在台灣很流行「醬爆奶油」餐包,辦公室裡的主管好意請大家吃,結果我咬了一口後,衣服上滴得都是牛油(真的是從餐包裡硬生生的溢出來),嘴巴也差點被燙到。

看著盤子裡油膩膩的怪餐包,實在搞不懂為什麼這麼多人愛它,同事說,可能是因為奶油很多,所以讓喜歡「俗擱大碗」的台灣人有賺到的感覺。

剛出爐的馬鈴薯餐包,吃了第一口的感覺是:當初應該也包一小塊奶油的,果然是千金難買早知道


因為這個麵包除了高筋也用了全麥麵粉,所以和那種甜甜軟軟的餐包口感是完全不同的,加了全麥比較有嚼勁,麥香也重一些,可以想像它包覆著少許奶油,麥香和奶香融合的滋味一定更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wen06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